《当马克思遇见孔夫子》有感
2023年10月22日 159 次浏览我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吐槽。看罢脑浆子疼,毁了我一整个周六。
这档湖楠台制作的电视节目,车轱辘话来回说,从专家到旁白知识水平不超过中学课本,念了无数的红头文件和教条纲领,而且语速慢得要死。把一个震撼力十足的话题,弄成了最折磨人的宣教和灌输。
马克思和孔子,嘉宾与嘉宾之间互捧臭脚、互相吹捧,强行制造共识,简直骇人听闻。谁都不敢得罪,谁都不敢批评,没有任何有效的讨论,完全是打打哈哈,还不如这样:天堂里,各位先哲东西林立,搞一出说唱battle,不比这有意思。
如果把节目中出现的雷人结论放出来,估计大家都要气死。我都怀疑节目编导到底有没有看过自己写的稿子,一些嘉宾学者的发言更让我怀疑,他们是怎么在大学马院这种意识形态的关键岗位平步青云的?
印象最深的是,孔子说:封建礼教不等于传统文化。这句话没问题,但让孔子说就有问题,孔子一生“克己复礼”,推崇周礼,是礼教的大力支持者。你让他反礼教,就像孙杨说游泳有害健康,游泳不属于体育运动一样。
干脆拍一出马克思向孔子拜师算了。外国人臣服于我华夏,多吸引人。
节目试图把诞生自农业社会的封建保守儒教,与诞生于工业社会的马哲科学理论糅合,在新时代下恢复民族主义与进步主义的团结。问题是,马哲和儒教,两个水火不容、一左一右,相隔数千年的玩意,非要叠在一起,国际的国内的我都要,左边的右边的我都讨好,难道还会“好上加好”?一辆车总不能既往左拐,又往右拐吧。
当保守派与进步派的两位代表——孔子和马克思,集合在在同一面红旗下,听取台下专家的“批评指正”,简直是近年来最抽象、最滑稽的场景。好比一个穿着旱冰鞋劈叉的人,两条腿一左一右越走越远,拼命合拢腿避免开裆漏腚,却怎么都使不上劲。为此,它不得不一再提紧裤带,把调子定得高高的,噱头拉得满满的,试图用裆部的紧绷缓解愈发强烈的撕裂感。
然而,这注定无济于事。毕竟,在民族解放为首要任务的时代,民族主义与左翼进步诉求一致,紧密结合。
但要想把革命进行到底,除了民族解放,还有阶级斗争。